网络三重奏
山东邹城:以全球首创技术开启生物制造百亿新征程
梅泥专业号 | 2025-6-27

中新网山东新闻6月27日电(李堃 王皓)今年5月,由鲁抗医药领衔打造的全球首个千吨级绿色催化制备反式乌头酸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在邹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投产。这不仅标志着邹城生物医药产业向生物制造的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更彰显了其在全球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全球首创:生物基材料突破抢占万亿蓝海

走进生物医药产业园,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刚刚投入运行。此次投产的反式乌头酸千吨生物基新材料示范基地项目,采用的绿色催化制备工艺是全球首创,获得了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基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由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鲁抗医药联合攻关,历经二十年研发,成功突破菌种创制、发酵工艺和纯化技术等核心环节。作为美国列出的30种重要生物基化学品原料之一,反式乌头酸在生物化工、医用材料、食品添加剂等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拥有万亿级的市场。“这项技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青岛能源所所长吕雪峰在投产仪式上指出,“我们开发的反式乌头酸酯类新型生物基增塑剂,为多个产业提供了更环保、安全的解决方案。”

链式跃升:重大项目集群驱动产业崛起

反式乌头酸项目的成功,如同一个强大的支点,正撬动邹城生物制造产业链的全面跃升。吕雪峰所长表示,将以该项目投产为契机,深化与鲁抗医药的全链条合作,持续优化核心技术,并联合上下游企业,在医疗器械、特种线缆、高端橡胶等领域开发应用方案,共同推动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邹城正积极发挥这一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推动生物制造向下游延伸,实施投资绿色植保产业园、裕弘肝素钠提取、帝增新材料、蔚扬药业总部、诺云生物等项目,拓展生物农药、生物提取、生物基新材料、医美产品、生物酶制剂产业链条;推动生物制造向上游串联,发挥邹城农业大县、畜牧大县原料足、成本低的优势,谋划实施一批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农头工尾”项目,带动更多企业进入生物制造产业链条,推动生物制造产业积厚成势、加快跃升,年内产业营收突破65亿元,三年突破100亿元、实现规模倍增。

创新引擎:大院大所赋能成果高效转化

强大的科研支撑是邹城转型的底气。邹城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我们持续绘制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图谱’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图谱’,构建高效产学研融合生态。”

以鲁抗医药为链主,邹城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青能所、天津工业生物所、武汉大学等顶尖院所的合作,着力建设省生物技术产业转化平台、济宁合成生物聚合平台等载体。目前,变性淀粉副产物综合利用、酶分子定向进化等一批前沿技术正在邹城加速落地转化。邹城将全力支持鲁抗等龙头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深化合作,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地转化更多颠覆性技术,为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首个全球首创生物基新材料项目的成功投产,以及数十亿级延链项目的全面布局,邹城生物制造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面临传统制药转型阵痛,邹城以科技为帆、以集群为舰,在生物制造的万亿蓝海中破浪前行,朝着三年冲击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加速前行。(完)

作者简介
head
作者:
简介: [详细资料]
<
2025 年
7 月
>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Today
手机文集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